↑安徽先锋网 ↑合肥先锋网

长丰县造甲镇:以“窗帘之约”践“长”情,织密特殊老人关爱网

日期:2025/9/16 15:19:35     稿源:造甲镇     人气:20

为解决农村高龄、独居、重残老人“生活照料缺、安全监护难”的实际困境,造甲镇马塘村立足基层治理实际,聚焦全村109名重点老人群体,创新推出“窗帘之约”关爱行动,筛选其中13位照护需求最迫切的特殊老人作为核心服务对象,以“看得见的细节守护”与“常态化的陪伴服务”,让党组织的关怀直抵老年群体心坎。

“窗帘之约”定规矩,筑牢安全“防护线”马塘村以“组织牵头、网格落地”为核心,搭建标准化服务体系,把安全保障做细做实。村党支部牵头组建“窗帘之约”志愿服务队,成员由村“两委”干部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组成,同时按网格片划分关爱网格,明确每个网格的负责人,统筹日常服务;同步制定《“窗帘之约”关爱行动实施方案》,敲定“每日联系、每周见面、随时联络”的服务机制,确保13位核心对象、109名重点老人都能被覆盖。在服务细节上,为13位核心对象家庭悬挂“窗帘之约”专属标识,张贴印有村书记、包片干部、网格员、村医、电工、水厂联系方式的爱心联系卡,方便老人遇困时快速求助,也让邻里能帮忙留意;志愿者每天按约定时间上门查看,若发现窗帘未正常拉开或状态异常,第一时间敲门询问情况;针对失能、重残老人,还会同步检查水电燃气开关是否安全、常用药品是否充足,用“一日一查、一事一办”的硬规矩,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,让老人住得安心。

“常”访常问暖人心,搭建情感“连心桥”为打破“只保安全、不管生活”的单一模式,马塘村倡导“长”回家看看的关爱理念,将服务延伸到老人生活需求与精神慰藉层面。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,除了陪老人拉家常、读医保政策、讲村里的新鲜事,还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:每月帮独居、留守老人打扫房间、整理杂物,做一次助洁服务;根据行动不便老人的需求,代购新鲜食材或协助加热饭菜,解决“吃饭难”;联合村电工、安全员上门排查用电用气安全,及时更换老化线路、破损燃气阀;对有就医需求的老人,帮忙预约挂号、陪同就诊取药,化解“看病跑不动”的难题。此外,每逢春节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村党支部都会为辖区老人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,坐下来倾听老人的诉求;针对因子女不在身边产生孤独感、焦虑情绪的老人,还联合村妇联、心理咨询志愿者开展情绪安抚,用“常陪伴、常倾听、常服务”的真情,帮老人排解孤单,让关爱不止于“安全”,更能“走心”。

“长效”机制强保障,织密服务“保障网”为避免关爱行动“一阵风”,马塘村从制度层面夯实保障,确保服务“不断档、不打折”。村党支部构建“网格化管理+闭环式服务”的长效机制:一方面依托前期划分的网格,组建以村书记统筹、包片干部带队、网格员为骨干、志愿者为补充的网格化服务队伍,明确每个网格的服务范围、服务对象和职责清单,让109名重点老人“每人都有专属服务员”;另一方面建立特殊老人信息台账,详细记录老人的健康状况、生活需求、家属联系方式,常态化更新,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。同时,实行党员志愿者轮值制度,制定月度服务排班表,确保每天都有志愿者在岗;建立闭环式问题解决机制——志愿者在服务中发现的问题,能现场解决的(如更换灯泡、调试电视、代充话费)当日就办;需要多部门协作的(如维修水管及电路、申请兜底保障),24小时内上报村党支部,由党支部协调村卫生室、电力部门、水厂部门等资源统筹解决,处理结果还会及时反馈给老人及家属;此外,还联动村卫生室为患有大病、慢性病老人提供定期上门体检服务,让“一时之约”真正变成“长久守护”。

从13位核心老人的“窗帘守护”,到109名重点老人的“全面关怀”,马塘村党支部始终以基层党组织的担当,把关爱特殊老人的工作落到实处。未来,村党支部将继续优化服务机制,扩大“窗帘之约”的覆盖范围,用更贴心、更扎实的行动,让每一位农村特殊老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党的关怀,真正实现“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安”。(撰稿人:崔玲玲,审核人:扈孝玮)


责任编辑:李家琳 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processed in 0.0586 seconds, 6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