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丰县岗集镇:“三维发力”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

近年来,长丰县岗集镇坚持把党建工作嵌在乡村振兴各环节,以“产业有支撑、乡风有温度、环境有颜值”为目标,通过支部牵头破难题、党员带头干实事、群众参与共建设,让党建实效看得见、摸得着,走出一条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实践路径。
党建领航“兴产业”,让集体经济壮起来。坚持“一村一策”盘活资源,如青峰岭村党总支从项目谋划、资源置换、资产盘活、三产融合入手,推动2000余亩流转土地发展特色种植,连续三年集体经济收入超150万元;金湖社区党委通过租赁经营模式激活闲置资产,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13万元,成为镇域“增收标杆”;大窑村党支部整合土地资源打造“研学游项目”,连续3年为村集体带来55万元稳定收益,成为“文旅+农业”模式下的新亮点;四十埠村党总支、三十埠村党总支通过承包租赁、入股联营,盘活废弃校舍、闲置厂房4处,让“沉睡资产”变成“增收活水”;2024年,新庄社区、松棵村等4个村(社区)联合申报乡村振兴标准化厂房项目,建成2450㎡厂房,总投资440万元,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每年产生收益50万元。积极推动村企联建,2024年全镇已推进10个“村企联建”项目,达成合作事项50余件,实现“村集体增收、企业增效、农户获利”三赢。成立集体经济专项工作专班,推行“月走访、季调度、年评估”模式,已召开3次集中调度会、10余次现场会,为各村(社区)解决发展难题。
党建聚力“树新风”,让乡村风气正起来。宣讲接地气。组建“党员宣讲团”“银发志愿队”39支,结合身边事例阐释文明理念。镇党建办联合宣传、司法、人社等多部门人员组成宣讲队走进“农家集市”,利用村民购物间隙开展移风易俗宣传,全年开展宣讲6场,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。治理有章法。镇党委指导全镇19个村(社区)修订村规民约,将“抵制高额彩礼”“丧事简办”“垃圾分类”等内容纳入其中,建立“红白理事会”“道德评议会”等“一约四会”组织。2025年,全镇召开议事会3次,其中大窑村通过“道德评议会”劝阻2起高额彩礼婚事,累计为村民节省开支超3万元。榜样树标杆。开展“长丰好人”“最美家庭”评选,坚持“支部推荐、群众参与、民主投票”原则,由村党支部推荐候选对象,在公开栏展示候选对象事迹展板,组织群众投票评选。2025年共评选出孝老爱亲、助人为乐等类型先进典型10余名,其中3名获评“长丰好人”。镇党委还将先进典型事迹在公交站牌、公益广告栏等显眼位置公开展示,以身边先进典型为榜样,让崇德向善、邻里和睦的新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党建带头“优环境”,让乡村颜值高起来。党员率先垂范。镇党委成立环境整治专班,每月召开1次推进会,将全镇划分为156个网格,800余名党员认领网格“责任区”。斗镇社区党员主动拆除自家院外违建棚屋,带领3户村民自愿拆除违建;龙岗社区每月10日组织党员清理合瓦路两侧杂草,带动群众自发参与环境整治。2025年来,党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约280处、清运垃圾350吨,修补破损路面1000多平方米。聚焦设施短板。重点解决村民“路灯暗、健身难、排水差”问题。通过路灯改造,有效改善双庙、大窑等村夜间照明条件;建设健身广场3处,大窑村健身广场配备太空漫步机、儿童滑梯等器材12类,日均使用达80余人次;维护污水管网约4公里,通过管网改造,解决部分路段污水横流问题。健全长效机制。2025年7月以来,各村(社区)组建“党员巡查队”,由村党支部带队,每周开展1次环境巡查,建立“问题发现—记录—整改—反馈”闭环机制。例如,斗镇村在巡查发现垃圾桶满溢问题后,及时与清运单位协调,当日即完成垃圾清理工作;大窑村排查出健身器材螺丝松动的安全隐患后,迅速对接维修人员,于次日完成隐患修复。(撰稿人:郑菊;审核人:周永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