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丰县岗集镇张庙社区:创新 “三微” 模式,激活党员教育 “神经末梢”

近年来,长丰县岗集镇张庙社区以创新为引擎,探索构建“三微”党员教育模式,通过“微组织精准管、微课堂灵活学、微服务实践学”三维联动,推动党员教育从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覆盖”转变,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。
微组织精准管,让教育管理更有效能。针对农村党员分布广、流动性强的特点,张庙社区创新打造“微组织”管理体系,将社区划分为7个“党建微网格”,每个网格设立“党员中心户”,由政治素质高、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网格长,负责联系10-15名党员,形成“村党组织—党建微网格—党员中心户-党员”四级管理架构。根据党员特长和居住区域,划分政策宣传、环境整治、矛盾调解等8类职责清单,明确职责的积分标准,如参与集中学习每次计2分,解决群众问题每件加5分,积分每月在网格公示栏公示,每季度开展“积分兑换”活动,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、农技书籍等物资,激发党员参与热情。同时,积分作为评选“年度优秀党小组长”“年度优秀党员”的依据,近两年来,共评选了优秀党小组长10名、优秀党员12名,激励党员参与解决垃圾分类等环境治理难题10件,调解宅基地纠纷等邻里纠纷38起,党员的责任意识显著提升。
微课堂灵活学,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。依托“学习强国”“安徽先锋”等平台,打造“云端微课堂”矩阵,建立起覆盖全体党员的学习微信群,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、政策解读、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40余条,党员线上学习参与率保持在95%以上。实施“分类教学”模式,精准满足多元需求,针对老年党员视力差、接受慢的特点,开设“银发读报班”,由村干部逐句讲解医保、养老服务等政策28次。针对青年党员思维活跃的特点,举办“红色党建座谈会”7次,围绕“青年党员怎么为”等主题开展讨论6次,邀请年轻党员建言献策,收集产业发展、文化建设等建议12条。针对流动党员,通过微信群推送“每周一课”音频党课,确保学习“不断线”。创新“互动式”学习,开设“红色记忆讲堂”,邀请3名参加过防汛救灾、乡村建设的老党员讲述亲身经历,举办“我的入党故事分享会”,邀请4名老党员讲述入党故事,让党员学习教育焕发新活力。
微服务实践学,让教育成果惠及民生。张庙社区建立“群众点单、支部派单、党员接单”的“三维服务”机制,线上通过社区微信群,线下依托网格长入户走访、党群服务中心“意见箱”收集民意,今年以来,累计收集“环境整治”“技术指导”“助老扶弱”等群众需求30余条。发挥党员特长优势,根据党员职业、技能特点,成立“文化教育队”“法律咨询队”“健康义诊队”等5支专业志愿服务队。同时开展“百名党员进百家”活动,围绕乡村振兴,组织种植养殖能手党员深入田间地头,为农户提供草莓种植、家禽养殖技术指导;围绕环境整治,20余名党员带头清理村内沟渠、清扫道路3公里,带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150余人次;围绕文明创建,党员志愿者入户宣传移风易俗100余户,推广“红白事简办”“垃圾分类”等新风尚,让党员在实践中践行初心,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。
下一步,张庙社区将继续深化“三微”模式,并探索与“党建+信用村”“党建+乡村治理”的有效融合,将党员教育融入发展实践、贴近群众需求,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(撰稿人:程慧玲;审核人:周永峰)